1. 首页 > 外贸指北

阿里云爆发,双引擎驱动

华为云2017年成立,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与发展,结合自身的优势特点,在2019年提出了软硬件协同,以鲲鹏和升腾为基础,打造一云两翼双引擎的计算产业布局。研究机构Canalys报告显示,在中国公有云市场上,华为云份额进一步提升,2020年位居第二,仅次于阿里云。

阿里云爆发,双引擎驱动
阿里云爆发,双引擎驱动

作为海外成熟的系统设备,服务普通公司业务绰绰有余,但面对阿里节节攀升的算力需求,就显得十分捉襟见肘。

如今,继成为中国最大云计算厂商后,阿里云也成了中国大模型开源力度最大的科技公司。

在追逐该目标的过程中,阿里云作为曾经的“云计算基建者”,将会从底层软硬基建中转型,转而从更高的技术层面完成全栈数字革命,触达AI计算体系的各方各面,成为新技术生态的搭建者与布道者。

一边是拥抱开源,开放共赢,另一边阿里云也没有忘记“便宜,好用”的初心。

2009年深秋时分,阿里Oracle工程师们亲手拆掉了自己熟悉的系统,却没能等来想象中的顺畅升级,这算是阿里云第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这段黑暗摸索期内,金融负责人胡晓明实在受不了阿里云的不争气之后,曾希望放弃阿里云选择其他路径,并在西湖湖畔向马云诉苦:“马总,您能不能放我一马?”

集团技术保障部表示,按照当下业务增长趋势,两架云梯系统的储存与算力将在当年6月到顶,2008年火烧眉毛的场景若隐若现,现在要是服务器出问题,影响只会比几年前更大更广。

在先发优势与资源优势的双加持下,2014年-2019年间的阿里云在中国几乎没有对手。

规模效益下,阿里云的算力成本与储存成本得以持续下降,并将更便宜的算力带给业界,也因此与友商展开竞争。

一家位于北京的云计算企业回忆当年阿里云降价:“第一次降价是有些惊讶,但是一年降6次价就完全措手不及了。”

文|华商韬略 王恺文

阿里云也成为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云计算企业。

“苹果最终选择了阿里巴巴作为它们在中国的本地化合作伙伴”!

从2008年开始,随着用户数量与交易频次的高速增长,淘宝与支付宝服务器多次濒临崩溃。

实时调度系统CMOS实现了数据驱动的调度,通过精确的流量预测和控制,确保带宽使用的优化,减少抖动成本,提供精确、准实时的流量调度,以提升用户感知。

阿里云性能优化安全防御下载需积分: 9 |PDF格式|2.62MB|更新于2024-07-22|201 浏览量|举报.

随着2013年双11促销活动的爆发,CDN服务的压力显著增加,峰值流量达到3.4Tbps,显示了其在业界的技术领先地位。

“阿里云智能事业群”就是阿里云在AI时代的注解。

从云计算到AI时代,试错的成本远低于错过的成本,阿里云一次次用自己证明了这句话。

阿里坚定表示,未来将继续投入380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资金,选择一如既往相信未来、投资未来。

内外高压的环境下,王坚在坚持,但现实依旧骨感。

据阿里技术保障部时任负责人振飞回忆,当时为了说服工程师放弃Oracle转投“飞天”,阿里云一度选择了“三年期限,新架构下淘宝核心交易系统必须零故障”的超级赌约。

刚刚成立的阿里云,最要紧的任务是帮助公司解决“底层能力扩容问题”,说得直白点,阿里的服务器快撑不住了,而且他们希望自己下场而不是靠外力来解决问题。

仅是支撑平台的日常运行,公司服务器占用率经常都能跑到98%,而用户与交易增量丝毫没有放缓之势,若不有所行动,剩余2%的空间将很快被耗尽,服务器只会频繁宕机。

更让马云焦头烂额的不止于此,公司当时采用的“IOE架构”,已无法从“堆量”上解决问题。

阿里云CTO周靖人在云栖大会上发言:“相对未来的庞大应用,今天的价格还是太贵,大量开发者无法有效地大规模使用,只有降低价格,才能推动 AI应用爆发”。

更多的决心与成绩,也已然体现在了阿里的财报上。

同样,作为承担海量交易数据的电商平台,若自家服务器算力受限,还会极大地约束平台自身的商品信息与交易的承载量,成为扼制阿里增长的短板。

公司内部都在叫王坚“骗子”,质疑他的技术,抨击他的管理,甚至怀疑他这个心理学博士到底会不会写代码?

后续随着Qwen系列主力模型降价85%,百万Tokens价格低至0.3元,周靖人自信表示:“这些新动作会进一步刺激开发者和各行各业客户使用大模型的需求”。

浪潮服务器问鼎全球第一,背后动力源于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双引擎驱动。

根据全球最大AI开源社区Hugging Face最新发布的开源大模型榜单,排名前十的开源大模型全部是基于Qwen二次训练生成出的衍生模型,可谓影响力巨大。

Qwen2.5-Max超越DeepSeek V3、o1-mini和Claude-3.5-Sonnet等模型,成为了非推理类的中国大模型冠军,其在数学与编程单项能力上排名世界第一,硬提示方面名列世界第二。

华为云2017年成立,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与发展,结合自身的优势特点,在2019年提出了软硬件协同,以鲲鹏和升腾为基础,打造一云两翼双引擎的计算产业布局.

研究机构Canalys报告显示,在中国公有云市场上,华为云份额进一步提升,2020年位居第二,仅次于阿里云。

“云梯计划”采用了“云梯1”与“云梯2”两种技术路径来进行内部赛马,前者基于开源软件Hadoop研发计算系统,后者基于阿里巴巴自主研发的“飞天”系统,构建全新的数据计算架构。

当初考虑到率先服务内部、维护技术壁垒、国内开源商业模式匮乏等综合原因,“飞天”最终选择了闭源,但也因此放弃了开放技术生态的构建。

阿里云是国内最早也是唯一开源自研大模型的“大厂”,也是全球唯一一家积极研发先进AI模型并且全方位开源的云计算厂商。

云计算是全球科技巨头竞争的核心战场之一,阿里云的突破也意味着,它将在一个全新的市场——全球云计算市场展开旅程,并一出手就与亚马逊AWS、微软Azure等并肩挑战。

曾经被众人嫌弃的“成本部门”,如今 用技术为阿里赋能,走到了聚光灯下。

2008年被淘宝服务器搞崩溃的马云,没想到一念的坚持,换来阿里通往AI时代的船票,而这张票的意义,会在16年后才被真正看到……

天翼云、移动云、联通云等“运营商云”国家队的出现,分走了不少国有体制内的蛋糕,华为云、腾讯云、京东云也持续发力,在市场上截胡,而阿里陪伴起来的客户做大做强之后,不但研发“自有云”,断了阿里的业务,甚至还反过来成为阿里云的对手。

王坚与马云

名字虽叫飞天,但众人眼里的阿里云,似乎快要“坠毁”。

直到2012年底,开源基础的“云梯1”已突破了4000台集群调度的标准,而阿里云自研的“云梯2”,即“飞天”,仍只有1500台。

今年春节期间,阿里云发布了通义千问最新旗舰版模型:Qwen2.5-Max。

阿里云总裁王文斌表示,DT时代,数据成为核心生产力,成为驱动应用创新和商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人们的生活也会因此发生质的改变。向未来的转型,阿里...

行业趋势:中国云计算潜力巨大,技术迭代及需求切换驱动新增长.阿里云:业务规模及技术能力领先的国内云计算龙头.

彼时已是全球云服务商龙头的亚马逊,也扬言旗下云计算平台AWS预计在2013年进军中国市场,这对还在“技术襁褓”状态的阿里云来说,威胁巨大。

事实证明,阿里云选对了时间,选对了道路。

而其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正如当初马云要求的那样,便宜,好用。

没想到,这个未来的确足够长,仅仅让自己能用,就用了整整5年。

2月4日,第三方基准测试平台Chatbot Arena公布了最新的大模型盲测榜单,该模型以1332的高分位列全球第七名。

从诞生起就受到质疑的阿里云,也遭到了更大的非议。

从2010年到2012年,阿里云全团队没日没夜地加班都未能突破这一瓶颈,在几乎尝试了一切能想到的技术策略,只留下了一个接一个的系统错误后,王坚与团队陷入了绝望。

2月13日,在迪拜举办的World Governments Summit 2025峰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蔡崇信自豪地宣布了这则消息。

每年公司内部拼比,阿里云稳拿倒数第一,核心团队出走,部门离职率高达70%,“阿里云部门被裁撤”的流言更是满天飞。

短暂喘息之后,阿里云却一口气憋三年,差点窒息。

目前从回报上看,AI已经带给了阿里立竿见影的增长,随着AI相关产品采用量的提升,阿里云本季度收入同比增长了11%,达到了317.42亿人民币,增速重回两位数时代,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作为字节崛起之路上的“卖铲人”,阿里云同样获得了丰厚回报,字节跳动曾向阿里云单季度贡献了7%-8%的收入。

相比于极其依赖硬件的传统IOE系统,“飞天”能发挥云计算的弹性算力特性,不仅能更加灵活地服务阿里内部各部门,还能将算力“零售化”,无论大中小企业,都能使用云服务,至此,阿里在云端取代了IOE,用新的运算力“基础设施”杀入了新市场。

公司之外,李彦宏在2010年的中国IT领袖峰会上说:“云计算这个东西,不客气地讲,是新瓶装旧酒”;马化腾也同样表示:“这个事情过了几百年、一千年后有可能,但现在还为时过早了”,这几乎在明示该领域的市场前景堪忧。

为此,阿里云召集了整个集团的技术骨干协同攻关,并且破釜沉舟,痛下决心把“云梯1”计划放弃,倾尽剩下所有的资源与时间,全力让自主的“飞天”架构飞跃5K大关。

“人工通用智能”是阿里巴巴在AI时代追求的最高目标,在吴泳铭看来,生成式AI最大的想象力,绝不是在手机上做一两个新的超级App,而是接管数字世界、改变物理世界!

以及生态系统的拓展和国际影响力建设等方面。 2020年5月26日,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对外宣布,腾讯未来五年将投入5000亿,用于新基建的进一步布局。据介绍,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服务器、大型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物联网操作系统、5G网络、音视频通讯、网络安全、量子计算等都将是腾讯重点投入领域

闭源的“飞天”只能依靠阿里云自己维护与发展,不利于全球开发者们协同共建,最终使得技术生态相对封闭,开发成本高,迭代速度慢,难以推动全球化的行业标准形成。

借助完善的AI云基础设施建设与大模型迭代,阿里云仍在持续加速融入各行各业,近期正与国家电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招商银行、中华财险、杭州地铁集团、魅族、雷鸟等各行业组织围绕深度用云与AI应用落地展开广泛合作。

从2021财年至2024财年,阿里合计投入了2217亿的研发预算,年均投入超500亿,整个阿里集团也已把AI作为2025年集团整体的发力点之一,宣布未来3年的投入将超过去10年总和。

外界环境天翻地覆,阿里内部也迎来巨变期,可谓的内忧外患之下,阿里云要往哪里去,阿里云是不是已经平庸了,老化了,甚至要掉队了的声音,也开始多了起来。

阿里巴巴CEO吴泳铭透露:“阿里已经看到了内部应用和AI相结合的多方面机会,无论是作为生活消费入口的淘天,还是搜索领域的夸克,办公领域的钉钉,都将会在AI的重塑下获得新发展空间,将会为用户带来更大的价值”。

而现在回头看,就在不断放大的疑问声中,阿里云新的蝶变也在加速中。

《阿里云的时代,没了?》36氪

随着今日头条、抖音等明星产品的接连出现,字节服务器在短期内难以承接数亿级的新用户涌入,这时只有阿里云能填补上如此庞大的算力与储存缺口。

2014年,作为国内最早有能力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互联网公司,阿里云敏锐地察觉到,中国正在进入数字化转型的探索时期,云服务的主力对象应该是中小型开发者,数字化同样也是政府与政策关心的方向,于是决定借助先发优势,全面拥抱这波数字化浪潮。

不过,阿里对AI的想象与应用可不止于此。

不过,彼时“云梯计划”尚未分晓,淘宝与阿里金融在公司内部看来也是“被迫与阿里云握手”,想要真正成为阿里各项业务通用的大数据计算平台,飞天必须突破“5K瓶颈”。

被炒作为世界末日的2012年,阿里云真正感受到了“世界末日”,积攒的压力最终在2012年的部门年会上爆发,王坚泣不成声:“这两年我挨的骂甚至比我一辈子挨的骂还多”。

“冲上5K”成了阿里云的“背水一战”,马云有耐心,但现实留下的时间真不多了。

时间步入2013年,两架云梯依旧未能突破“5K瓶颈”,而更坏的消息出现了。

未来几乎所有的软硬件都会具备推理能力,它们的计算内核将变成CPU计算引擎+GPU推理引擎的双引擎驱动。推理成本是应用爆发的关键问题,阿里云...

长期以来,相比淘宝、天猫、菜鸟,“阿里云”无论是在集团内部,还是在公众眼中,往往都被放到更“次”一点的位置,但现在,情况开始不一样了。

王坚与飞天纪念碑

马云回答地很确切:“不可以,阿里云是未来”。

在全球大模型争相竞争的当下,阿里云“全尺寸、全模态、多场景”的开源意味着大幅降低个人与企业开发者的使用门槛,在大模型普及阶段抢占市场份额,形成事实上的行业标准,增加生态黏性。

2009年,作为阿里云“飞天”系统首席架构师的王坚,面对淘宝与阿里金融在“大规模数据计算”方面的急迫需求,对内率先启动了“云梯计划”,以证明云计算替代IOE的可行性。

打江山难,守住江山更难,在阿里云的带动和培育下,国内云市场蓬勃发展,这让阿里做大了蛋糕,但也持续面临被分蛋糕的挑战。

他还表示,阿里巴巴与苹果的合作,将不仅仅局限于手机服务领域,未来还将涉及更多的业务板块。

在Deepseek横空出世之前,阿里云Qwen开源系列大模型已是国内外最火的产品,其全球衍生模型迄今已突破9万个,总数量位列全球第一。

当时研发工程师王国涛吐槽:“明明可以坐高铁,却偏偏要骑自行车去上海”。

阿里不能停,云计算更不能停,阿里云开始与时间赛跑了起来。

行业趋势:中国云计算潜力巨大,技术迭代及需求切换驱动新增长.阿里云:业务规模及技术能力领先的国内云计算龙头. 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总规模达 ...

《阿里云这群疯子》浅黑科技

阿里已经是飞速行驶的列车,作为“铁轨”的服务器若不牢靠,阿里恐将脱轨!

而且,直到2022年,阿里云才实现了创立十三年来的首次盈利,而届时营收已经破了千亿。

2月20日,吴泳铭在晚财报电话会议上重点提及:“未来三年,阿里将围绕AI这个战略核心,在AI基础设施、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现有业务的AI转型等三方面加大投入”。

当媒体都在惊叹与讨论苹果为什么选择阿里巴巴时,背后真正的主角还需要加上一个“云”字。

只是没想到,众人以为的全力冲刺,变成了坎坷的长跑。

与之对应,是阿里云的增速持续放缓。2019财年到2023财年,其营收增速从84%到62%、50%、23%、3.5%,一路下滑。

无论是技术端还是非技术端,大部分员工都在抱怨“飞天”难用,比起老系统,处理速度慢、系统漏洞多、计算稳定性还差,关键是算力危机并未得到明显改善,甚至短期内还加剧了服务器紧张。

对外,阿里云企业级大模型开发平台“百炼”,已集成国内外两百多款大模型API,进一步降低模型调用成本,目前,一汽、金山、哈啰集团、国家天文台等超70万企业和机构在使用该平台。

《该重新打量阿里了》AI燎原

2008年中旬,事感刻不容缓的马云决定自力更生,另起炉灶,他从微软亚洲研究院挖来了曾担任过副院长的王坚博士,而王坚立马也帮马云算了一笔账——“不搞云计算新架构,光买IOE软硬件都能让阿里破产”。

阿里内部行动迅速,淘天、阿里妈妈、1688、闲鱼等核心事业部门已被明确要求与阿里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46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