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卖家反击亚马逊!一纸诉讼能否讨回千亿损失
在与亚马逊沟通申诉,积极争取维权协商均没有结果后,约一个月前,多个中国卖家在美国加州向亚马逊提起集体诉讼,主要诉求为“寻求追回被非法和不当扣留的资金”。

今年以来,牵动大量国内跨境电商卖家的,莫过于持续半年的亚马逊大规模封号事件,据深圳跨境电商协会初步统计,截至7月底,约有1000家中国企业受到波及,涉及5万多个账号,其中不乏经营多年的大卖店铺,预估损失超1000亿元。
诉讼背景与诉求
据《天下网商》获得的28页诉状书,目前至少已有7家中国公司,在美国加州北区地方法院,对亚马逊发起集体诉讼。提起诉讼的7家中国公司包括Sopownic、Slaouwo、Deyixun、Cstech、Recoo Direct、Angelbliss和Tudi等。
在诉状中,中国公司并没有直接否认亚马逊封号的原因,即“卖家滥用评论”和“刷单”行为,而是将焦点对准封号后被亚马逊扣留的资金,“寻求追回被非法和不当扣留的资金”,阻止亚马逊“进一步挪用和滥用资金”。
诉讼进展与影响
据公开资料,仅个别大卖家被冻结资金就高达上亿元。按照亚马逊此前的规定,封号后扣留资金主要是为了处理潜在的客户退货退款需求,卖家可以在90天内通过申诉取回资金。但目前扣留时间显然已经超过这一期限。
此次封号潮对整个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以及卖家的经营策略无疑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跨境电商5年增长了10倍,2021年上半年,国内跨境电商进出口额88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6%。
应对策略
面对风波,商家们也采取了措施。有棵树称,不会因此完全放弃亚马逊市场,但会实行多平台发展的经营策略,并发力虾皮、来赞达等新兴平台。
泽宝称将积极拓展其他销售渠道,降低对亚马逊的依赖。
针对封号潮给跨境电商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深圳商务局已于8月专门与商家召开座谈会,并发布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扶持跨境电商建立独立站,对发展较好的独立站进行200万元资助,对跨境电商数字化应用项目、建立公共海外仓进行扶持。
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就此事回应称,商务部持续关注个别国外电商平台对中国的平台企业所采取的举措,已经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和指导企业有效应对。
据报道,商务部已指导深圳等地出台支持举措,进行法律援助,推动国外电商平台为中国企业提供后续服务,开展跨境电商专题培训,帮助企业更好熟悉平台规则。
封号潮也多次引发国内网友的关注和讨论。一些网友认为,刷单行为本就违反公平竞争原则,卖家为眼前利益导致封号也是受到应有的惩罚。
也有人表示,虽然亚马逊的惩罚措施理由正当,但大量店铺刷单、买好评的行为早已有之,亚马逊也知情,但却选在今年的特殊时间点集中封号,并且未对卖家进行预警,不由令人觉得别有用心。
刘龙珠律师对《天下网商》表示,商家利用虚假评论骗取销量,不仅误导消费者购买,还会将购买好评、赠送礼物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因此不论最终集体诉讼结果如何,虽然封号潮给不少中国卖家的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但从长远来看,这一事件也是对中国跨境电商行业规范化发展的急迫性敲了警钟。
正如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会长王馨所说,“平台规则摆在那里,除了继续适应,卖家们别无选择。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