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扩围,哪些城市将脱颖而出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再度扩围,城市竞争加剧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再度扩围,国务院日前同意在27个城市和地区增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新入选城市包括鄂尔多斯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金华市、舟山市、马鞍山市、宣城市、景德镇市、上饶市、淄博市、日照市、襄阳市、韶关市、汕尾市、河源市、阳江市、清远市、潮州市、揭阳市、云浮市等。

跨境电商发展迅速,城市争夺发展红利
快修机中国证券网讯1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部署将先行试点的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向更大范围推广。商务部部长助理表示,此次综试区扩围目的是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协同发展,着力破解制约跨境电商发展当中深层次的问题和体制性的难题,打造跨境电商完整产业链和生态。
政策支持,跨境电商迎来发展新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当前,在传统贸易承压的背景下,跨境电商作为快速发展且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外贸新业态,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动力和市场竞争力。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为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城市如何脱颖而出?实用解决方案助力发展
会议指出,要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提档升级,推进通关、税务、外汇、数据流动等监管创新,用好相关稳外贸支持政策,帮助企业拓市场、树品牌、更好发展。《关于智慧口岸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一体化数字底座,运用先进设施设备和新一代数字技术,建设以口岸设施设备智能化、运行管理数字化、协同监管精准化、综合服务泛在化、区域合作机制化为主要特征的国际一流现代化口岸。
专家解读:因地制宜,发挥地域优势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经历了从试点到推广的过程,并逐步扩大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数量。国家之所以要在不同省份都设立试验区,主要是因为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以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一刀切”,需要因地制宜发展经验。
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培育发展标杆
去年,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指导地方依托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区、优势产业集群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培育“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模式发展标杆。
跨境电商新篇章,期待实际体验验证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